學習打敗仗    黃龍杰

    前一陣子最熱門的影劇新聞是,歌唱界大哥余天之子參加歌唱比賽,遭到評審無情「毒舌」,疑似精神崩潰。消息一出,輿論曾相當同情當事人,對評審有所質疑,認為綜藝節目公開傷人,此風實不可長。但一兩個月後,有些網路上的電子郵件,卻也開始對心理受創的當事人傳出不滿之聲。這些自由流傳,作者不詳的文章,開始批評、挖苦當事人抗壓力不足,是典型新一代的「草莓族」。也有些批評波及了當事人家長,認為他們過度保護孩子,甚至「敲鑼打鼓」地邀媒體到家裏報導,作風可議。

誰是誰非,見仁見智,但面對人生的打擊,如何加強挫折容忍力(resistance)和復原力(resilience),避免心理創傷的後遺症,確實是心理學上極為重要的課題

美國心理學家Barbara Dohrenwend認為,一般在壓力之下,人多少會出現身體、心理、行為三方面的反應。(公開遭到批評、貶抑或譏刺,誰能無動於衷?即使擺酷裝作不在乎,又何嘗不是一種行為反應?)不過,事過境遷,大概會走向以下三種結局。

恢復正常----大多數情況下,當事人會恢復正常,不會留下持久的負面身心改變。

心智成長----危機就是轉機,當事人反而學會了新的適應技能或態度,心理韌性增加了,下一次更能應付裕如,從容以對。

心身病態----身、心、行為反應太強烈,或持續太久,達到生理疾患、精神疾患、或性格疾患的程度,甚至有傷害別人或自己的危險。

受挫的人會走向哪一種結果,變數很多,我個人認為,似乎不宜武斷地單一歸咎當事人性格太脆弱,或家庭保護過度。以兒童和青少年而言,壓力會不會導致心理創傷或病態,牽涉到以下幾個方面:

該壓力的客觀特性

該壓力對當事人主觀的意義

當事人的個別特質(自信、智力、氣質、經驗、年紀、性別等)

當事人的外在支持系統(家庭保護、正面模範、社區資源等)

 

單以當事人的個別特質而言,包括從小有沒有受過重大心理創傷,而被這次事件影響「舊傷復發」,都是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在評估時應該重視的資訊。在深入了解當事人的內在心態和外在系統之前,旁觀者如果基於成見,率爾投射批判的眼光,反而容易對當事人和其家庭造成二度傷害。

 

失敗,何嘗不是人生的必修課?

話說回來,如果從心智成長的角度來看,其實,每個人都能從勝負中得到寶貴的學習。勝利固然為我們贏得自信,成為未來奮鬥最好的燃料,但面對失敗,何嘗不是人生的必修課之一?失敗往往帶來「自戀性的創傷」(narcissistic injury),使我們難堪地發現,自己並沒有幻想中那麼美好,甚至喚回我們成長過程中被貶低、被羞辱、被冷落、被排斥、被遺棄的慘痛經驗。這正是需要面對現實,修補和成長自我的時機真正失敗的,是不能化危機為轉機的那些人,是那些「我不尬意輸的感覺」,卻只會用「送你一桶汽油,一支番仔火」來否認失敗的人。

每一年,我們都會從新聞報導中,看到這類「情人看刀」式的悲劇不斷重演----男女朋友鬧分手,一方深受創傷,於是潑硫酸、動刀槍、半夜電話騷擾、天天門口站崗、甚至要跳樓上吊好讓對方後悔一輩子。近年來則流行傳簡訊用穢語鬥臭對方、上網路把對方的裸照公諸於世。為什麼我們從小在課業上「身經百戰」的孩子,卻在人際關係、親密關係上過不了「情」字這條路,「敗」字這一關呢?

我的體會是,台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多半把重點放在教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強」「退步一分,打一下」、「考前三名,帶你去吃麥當勞」。小時候拼成績,長大後拼經濟。儘管號稱「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其實只有智育得高分,尤其是數理英文得高分,才是安全感和尊榮感的來源。不注重德育,所以有人為了勝利,可以作弊,可以送禮不注重體育,所以不懂運動精神,也許可以勝不驕、卻很難敗不餒。不注重群育,所以有人只會獨善其身,不會合作盡責,不會和解雙贏。不注重美育,所以有人只想成功,不懂得海闊天空,魚躍鳥飛

據我的觀察,我們通常只想要孩子打勝仗,卻很少教孩子,萬一打敗仗怎麼辦。其實,人生就如歌唱比賽,第一名常只有一個;人生也常如選舉,落選的人常比當選的人還多,所以,「學會打敗仗」應該是攸關人人一生的通識教育。

「學會打敗仗」這句話,不是教人未戰先降,做一個逃避競爭的失敗主義者。而是鼓勵人超越對失敗的害怕和羞恥,用平常心接納表現焦慮。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失敗是變得更聰明的唯一機會。」更聰明,有可能是發現自己的盲點和缺點,因此得以改進更聰明,也有可能是清楚自己的實力和天賦有限,應該轉進到別的領域求發展,設定生涯新方向。無論如何,打敗仗都帶來好處。

可惜的是,我們華人的傳統比較講究面子,成功常不只是個人揚眉吐氣而已,還附帶光宗耀祖,失敗也不只是個人漏氣而已,還把家人的臉也丟光了。成敗被賦予太重大的意義,難怪很少人真能泰然處之。華人又重視圓滿,即使贏得勝利,也喜歡急流勇退,留給世人一個永恆美好的背影,這種明哲保身的哲學固然高明,但其實也是最保守的策略。在講求創新的21世紀,讓我們來參考一下西方人的作風如何?

在運動場上,西方人是習慣不斷追求挑戰的,第一年沒有拿下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的獎盃,第二年你會拼命再回來參賽,即使那意味著再次失敗的可能。第一年拿下美國高爾夫公開賽的金盃,第二年當然會再回來,即使那意味著成功變失敗的機率。甚至退休後,也有人冒著被後進擊敗的風險復出,其勇氣豈不更為可佩?

 

寧可要「麥可喬登」式的失敗

麥可喬登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率領芝加哥公牛隊兩度三連霸,創下NBA歷史上空前,說不定也是絕後的紀錄後退休。又在球迷的期盼下,以近四十歲的高齡二度復出,想率領巫師隊打入季後賽。卻在嘆息聲中不幸敗北,慘遭淘汰,但壯志未酬的他會因此看輕自己嗎?舉世球迷惋惜之餘,會以噓聲嘲笑「喬登大帝」的不自量力嗎?

去年,台北一所明星高中的男生,因為對自己成績失望而自殺,震驚了社會。據報導,這位同學在國中時是全班頂尖,但考上全國最競爭的高中後,卻發現自己再也無法維持永遠的第一了。雖然他的學業成績對全國99%的同齡學生來說,仍然資優到令人稱羨,但是對他來說,這場輸不起的「敗仗」,卻造成難以承受的心理創傷,因為對自己失去信心,對人生也永遠失去了信心。

身為心理師,我認為自殺防治這個主題,與其指望事發後的危機輔導或心理治療,不如平日在教育中倡導運動精神,提升對挫折的免疫力,預防心理創傷。我們應該不管在成績上或將來的職場上,失敗是OK的,只要是正大光明的失敗。光明的失敗比起骯髒的勝利好太多,有價值太多了,因為你可以光榮、大聲的說:這是「麥可喬登」式的失敗。

在武術擂台上,這種運動精神的價值就更可貴了,因為勝負不但是武藝的競爭,而且是自尊的對決。美國的終極格鬥賽(UFC,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和日本的PRIDE混合武技格鬥賽,堪稱當今全球最負盛名的擂台賽。在萬人面前驚心動魄、頭破血流的打鬥後,往往最感人的一幕,不是優勝者向全場欣喜若狂地耀武揚威。而是昏厥後剛醒來的落敗者,主動趨前向優勝者致賀。兩位武者就在場中央惺惺相惜,拍肩耳語,甚至真情相擁。優勝者常舉起落敗者的手臂,請全場向這位可敬的對手喝采,完全放下幾分鐘前獸性的你死我活。這英雄惜英雄的胸襟和自律,常令播報員感動地說:「Look at that sportsmanship!」

這就是動精精神!寧可打敗仗,也不打爛仗!考試、比賽、選舉,固然要分勝負,更要超越勝負!霍依斯葛雷西(Royce Gracie),這位在UFC格鬥賽連拿好幾次冠軍的傳奇人物(當然他也敗過),有次被記者問到:「你來自巴西最有名的柔術世家,上場時會不會擔心,萬一輸了怎麼辦?」霍依斯的回答很妙,他笑著說不會,因為:「我爸爸從小教我柔術時,都會拿五塊錢放在旁邊,假如我贏了,我當然很高興,萬一我輸了,就可以得到那五塊錢。」

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曾說:「人生早點遇到些失敗,得到的好處最大最實際。」多想想那五塊錢的哲學,輸得起的氣度。         

 

<作者黃龍杰為「中崙聯合診所」心理師,本文發表於95/3「行天宮通訊」> 

我的感想~~~

得失心
其實是很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現在的社會
有人說是病了

在學的研究生
為了唷個 ~~~情 ~~~字
將對手給殺了
甚至.......

小小的國小生
會去跳樓
因為父母給了太大的壓力

年老的老太太
因為欠債還不出來
帶兩個孫子去自殺

被救出來後
政府竟然說~~~不要傷害小孩子
不問前因後果~~不幫助這個家庭
只是說句~~~不要侵犯小孩的生存權

搞什麼啊~~
我們的政府難道只有這樣嗎?

所以亂象越來越多~~~
人都會遭遇到失敗
尤其是
常常勝利的人~~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
如果是承擔家中的經濟支柱
萬一遭到解職或其他事故
更是無法接受

我自己呢~~
以前我沒有辦法接受
批評被人嘲笑和輸人的感覺
現在的我~~
慢慢能夠笑笑的去面對

我們能做的是
對自己身邊的朋友
用關心代替責罵

對自己的小孩
更應該用一種合理的標準幫助他

如果是我的小孩
我會希望他至少要有一定的學歷~~~~這樣才能應付將來所要面臨的問題
我會希望他能對他有興趣的東西深入琢磨
希望他不要有太多的得失心
希望他想做就盡力去做(當然不是壞事)
希望他能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跟我們討論
如果想跟同學出去玩~~~絕對歡迎(但是要介紹一下自己的朋友給我們認識)
~~~我想知道我的孩子交的是怎樣的朋友
我會提供到他大學畢業
我老了~~也不需要他煩惱~~只要他常常來看我就好
因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剩下的就要看他怎麼面對他自己的人生


arrow
arrow

    呼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