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堂課 目標和 80 20 法則

中國的主管
大都是
副總經理做總經理的事
總經理做副總經理的事
總經理做底下課長 主任 組長的事
然後底下的員工不做事

一家企業公司需要所謂的目標
有這個目標
你的員工就會這個框架
這個遊戲規則裡做事
也不需要你一個一個親自去做
才不會攬權
而且可以讓你的部下好發揮

香港回歸中國
因為中國國力到了一定的水準
所以
英國決定將香港還給中國
在歸還中前
英國女王派了代表跟鄧小平先生會面
他說到
鄧先生啊
讓香港回歸中國可以
但是可以答應以下4個條件嗎?
鄧先生說  好  請說

第一  香港回歸中國後 最好是由地方來治理
不要由中央指派
鄧先生 說  好
所以  現在才有香港特首  董建華

第二  香港議會有100年的歷史 所以可以不要廢除議會制嗎
     
鄧先生 說  好
所以  現在香港有議會

第三  香港回歸中國後 請保有香港主權自由50年
      英國就放棄擁有權
鄧先生 說  好
所以  現在香港還是自由地區

第四  香港回歸中國後 不要把他列入中國的省分裡
      並成立香港經濟特區
鄧先生 說  好
所以  香港是個經濟獨立的地方


香港回歸後
香港所有的自治 全都在這4個框架裡打轉

一個國家都如此
那企業不是也要這樣給底下的員工一個可以
努力的目標嗎?

一個總經理
如果嫌他的財務經理太保守太內斂
那就是表示他沒有框架
如果他嫌他的行銷經理太開放太積極的話
那他也不知道這個框架是什麼

現在的主管也常犯一個毛病
那就是
會花80%的時間工作 卻只有20%的生產力

現在的員工包括主管
在工作的時候
把大都的時間花在所謂的例行公事上
你可以檢查一下
有多少時間
是花在例行公事或者是等待呢

中國的主管很喜歡開會
一個月不知道會有多少的時間
耗費再無意義或無效率的會議上

舉一個例子
IBM是一個美國很有名的公司
大企業 做電腦起家的

但是
最近有一本書
叫做憂鬱的巨人
是一個記者
去發堀這個大企業的來龍去脈
以及解析為什麼會讓企業產生危機的原因

他提到了
IBM 這個大企業造成危機的3個主因

1.高層主管常常開會


2.大企業成立久了對於危機處理有越做越差 也變的會推託

3.忘了顧客在哪裡

結果
美國的戴爾卻贏過了這位企業巨人

美國的戴爾大學還未畢業
就跑去工作了

他想要搞電腦
但是
他想到如果搞大了
最後我會碰到這個巨人IBM
而我一定要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只要想到IBM沒想到的東西
他就贏了

所以他創造了IBM所沒有的行銷方法

1.直接生產 

他的電腦並不是原廠的配件,而是在各家的材料行都可以自行組裝,
所以IBM 的電腦 只能告訴客人這個價值6000元,沒有可以選擇
因為IBM的電腦全是原廠材料
但是戴爾的電腦卻可以,他告訴客人,我們有2000~~9000元不等的
價錢,看你要選哪一種!

2.直接配送

IBM收到客戶的訂單,通常要等到各部門拿到送貨單後,
才開始配送,通常收到的時候是幾天的事
而戴爾收到訂單後,是馬上把貨先送過去,
直接在車上打送貨單,幾個小時不到,客戶就收到了

3.直接維修

因為他知道用各地方的材料組裝,一定會有問題
所以他成立了24小時的維修服務,讓客人滿意

這因為他知道顧客在哪裡
需要什麼服務
所以他成功了

世界首富 微軟 比爾蓋茲曾說過

e-mail 給別人用就好 我們盡量不要用
當你收到e-mail 的時後,
你會發現
你大都的時間都在處理e-mail
這變成每天了例行公事
反而讓主管們更沒有生產力


可以在桌上解決就盡量不要開會

開會的時候盡量站著說 不要坐下來說

可以用輕便條記下來 就盡量不要做會議紀錄

所以微軟他們沒有像我們那樣子一堆文書資料
影響所謂的生產力

福特公司 請來一個企管專家
想請他幫他看看這個公司是否有什麼問題

這位專家
從上看到下
當他查完之後
他告訴這位老闆
我回去弄個報告給您看
但是
有一件事
我想請您先處理

他說 ~~~
上面有一間辦公室
裡面有一個人
俏著二郎腿
整天無所事是

這位老闆跟他說~~~

公司裡
只有那一位人物
我不敢動
因為他都會想到一兩個問題
來拯救我們公司

由此可知
如果是我
我會選者
整天沒事幹
但是會一兩的點子來幫助公司的主管
我反而
不喜歡
整天只會做例行公事的主管


還有公司
需要有短期 中期 長期的目標
通常短期為2~3年
中期為3~5年
長期5年以上10年都可

很多公司都沒有設立目標
或者是目標不明確
你可以請你的幹部寫下你們公司
目前短期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都相同的話
那你可以很高興
如果都不一樣的話
你可能要在一次去確定

通常一家企業
短期目標是整理底下的生產線
中期才是找尋聯盟的夥伴
長期才是發展其他相關的產業

他發現
現在中國的企業
反而顛倒來做
他非常不贊成這樣子的做法


我的感想~~~~
常常很多企業
都會以為多開會
事情就會做的很好
以前參加社團的我
都會希望多多開會

但是每次開5~~6小時的會議
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而且很重點的是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準備
所以會議會越開越久

而開越多會議
就表示有很多觀念
或者很多問題要溝通
開攏長的會議
勢必表示了
會議的這些人並沒有充分的準備
只到會議中才想問題
而且一但會議開太久
會讓人有疲倦
精神不集中
甚至不想開會
不想發言
這樣讓成事的效率降低
真的很糟糕

而一個企業中
也必須要讓員工有個可以追尋的目標
有一個方向一個願景
而不是
整天漫無目的
只做例行公事

尤其是身為主管
更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收E-mail
犧牲了很多的生產力
當公司發生了危機
通常也很慢才能有所反應

像之前的公司
他們讓每一家的店長
做很多所謂的例行公事
讓店長們
只知道作例行公事
就算店長有其他想法
也完全壓制
難怪
在某些時候
詢問店長的想法時
很多店長並不會發表意見
而就算發表了
也只會讓那些高層主管們
謾罵罷了
真的讓公司
受到很多損失

雖說好像將這家店交給店長
但是實際上店長並沒有什麼權力
只有做事的份
難怪
有很多人在這家公司待一段時間
存到一些錢
就會離開這個環境

而且更嚴重的事
更高層的主管
竟然是以印象去評價一個店長是否能繼續升任
他覺得心情好
就嘉獎一下
心情不好
就撤銷店長的職務
這表示這家公司
並沒有所謂的框架
制度和文化
就算有~~~也只是做好看的
難怪很多店長私底下並不服
這位高層主管

只能說他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加油吧!

 

 


arrow
arrow

    呼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