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是紅海策略? 什麼是藍海策略?
 
 

 

什麼是紅海策略?  什麼是藍海策略?


紅海戰略是指在現有的市場空間中競爭,是在價格中或者在推銷中作降價競爭,
他們是在爭取效率,然而增加了銷售成本或是減少了利潤。
 
而藍海戰略是開創無人爭搶的市場空間,超越競爭的思想範圍
開創新的市場需求,開創新的市場空間,經由價值創新來獲得新的空間。

「藍海策略」講的不只是創造市場,而是一整套的策略問題。當我們談及策略的時候,實際上講的是三件事:
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利潤主張(Profit Proposition)和人員主張(People Proposition)。
 
業務人員的作業模式,大部份都是在開拓紅海的領域,肉搏戰或巷戰是唯一的戰術。只有少部份業務人員跳脫出紅海的桎梏。紅海模式的業務人員只會短期操作,價格競爭,銷售目標達成了但是企業的利潤卻減少了,企業的品牌魅力被埋沒了,惡性循環地陷入價格戰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這是現今業務人員的群像。

業務人員應該回到原點來思考藍海戰略,以品牌、專業為主軸,非價格競爭為行銷策略,展開長期的顧客服務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推銷顧客的價值需求,當市場對價格有較高的敏感度時,應該設法改變這種價格對立的局面,採用的行銷策略如量身訂製的1對1客製化手法、創造需求的顧客管理手法(e化更好)、賣場演出的陳列展示手法、強化品牌的廣告訴求等等行銷策略與運用的工具。這些都是價值創新,也就是藍海戰略。
 
我們會研究藍海策略,主要是因為好奇為什麼有些公司總是能成功、有辦法開創出沒有競爭者的局面? 

其次是對傳統策略觀點的失望。我們認為零和賽局並不是唯一的答案,那些能夠創造出雙贏局面、開創全新市場的企業更值得尊敬。這啟發我們去尋找策略的替代思考模式。

創新是種系統化過程 
傳統的策略觀點聚焦在「生產力」上。生產力的基本公式是「產出除以投入」;換句話說,想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一則是把產出最大化,一則是把投入最小化,許多大家熟悉的策略方法,例如六標準差,就是這種觀點的極致表現。 

但是這種觀點僅能應用在現有的市場和競爭範疇中,一旦涉及創新的問題時,生產力觀點就不管用了,因為創新不能單純以投入和產出來衡量。關於創新的觀點可以分為兩派,其中一派把創新視為隨機發生的事件,他們討論企業家精神、嘗試/錯誤、從失敗中學習……。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因此這一派可以稱為「熊彼得學派」。這一派的問題在於,隨機的創新顯然是很難學習的,也就是說,創新可以算是一種賭注。 

另外一派則把創新視為系統化的過程,討論創新的模式、思考方式、理論、方法論、分析框架,以及機會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等問題。
藍海策略採用的就是這種觀點。很明顯,大家比較希望看到系統化的觀點,因為這代表你可以學會創新、學會成功。

三項主張擬訂藍海策略 
究竟「藍海策略」和傳統的「紅海策略」有何差異呢? 

傳統的策略觀點和軍事戰略並無太大差異,把市場當作領土,CEO就是軍隊的指揮官,市場競爭是一種「零和」關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所有公司都在自身的產業範疇內拚命超越對手,以求更大的市占率;然而這種流血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市場空間愈來愈狹窄,所有公司的獲利和成長都日漸萎縮。 

相對地,藍海策略看重的是未開發的市場空間和新需求。新的產業和市場總是不斷湧現,回想1900年時,世界上還沒有航空業、電子業、行動通訊業等,而這些在今天已經是舉足輕重的產業了。 

「藍海策略」看似著重在創造全新的市場,但其實講的不只是創造市場這麼簡單,而是一整套的策略問題。當談及策略的時候,實際上講的是三件事: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利潤主張(Profit Proposition)和人員主張(People Proposition)。價值主張談的是產品的價格/效益比;利潤主張談的是成本/價格比;而人員主張則有關內部的夥伴關係、員工管理、人性管理等。簡單地說,價值主張是企業最核心的決策(Decision),利潤主張是有關的行動方針(Direction),而人員主張則是如何有效運用人力,把策略貫徹到執行面。這三項主張必須達到系統配適(System Alignment),企業必須兼顧客戶、公司和人員,才能達成創造「藍海」的目標。

創造藍海=塑造品牌 
當然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紅海和藍海策略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根據我們的研究,在企業創始階段,往往有86%的心力用在紅海策略,僅有14%用在藍海策略──探索未開發的市場或科技。到了企業營收顯著成長的階段,則有62%心力用在紅海,38%用在藍海。最後在企業明顯獲利的階段,往往把更多的心力投注在對未開發領域的探索,此時花費在紅海的心力僅有39%,而藍海則高達61%。我們可以看出,企業要取得愈大的成功,必須投注愈多的心力在探索新領域的「藍海策略」上。 

1880年~2000年這超過一百年期間內的三十個產業、一百五十家成功企業發現,成功的創新與是否為高科技產業無關,許多傳統產業的公司一樣可以不斷創新。此外,創新也無關性別、年齡、企業規模等,幾乎每一類型的領導者和產業,都有可能成功創新。不過,我們發現大多數的關鍵創新都是在企業核心領域實現的,因為企業投入最多的成本和心力在這些領域,所以最有機會創新。
我們也發現,創造藍海在許多時候就等於創造品牌。當你想到索尼(SONY)、三星(SAMSUNG)、飛利浦(Philips)時,相關產品的價值主張、品質、功能等自然就會浮現在腦海,把它們和其他競爭者間劃出一道無形的邊界。換句話說,只要能塑造出成功的品牌,就等於開創了「無競爭者」的市場,是實現了藍海策略。

茲舉一例:
有一個人想買一頭乳牛,來了甲乙兩個賣牛的人。
 
甲的一頭牛標價100000元,乙的一頭牛標價120000元。買牛的人問乙:「你的牛和甲的牛一樣,爲什麽要比他貴20000元呢?」乙告訴買牛的人說:「第一,你可以先牽回家去試養一個月;第二,你要是沒有養過牛,我教你如何養;第三,在你試養這一個月裏,我免費供應牛飼料給你;第四,在試養這一個月裏,乳牛産的牛奶你可以賣掉,我一分錢不收。」結果呢?當然是乙的乳牛賣出去了。

為什麼會是乙的牛被買走了?因為買牛的人要買乳牛,一定會有一種『把牠買回家裏,會不會生產牛奶』的顧慮,乙能夠消除買牛人的顧慮,消除了這種恐懼心理;買牛人買乳牛的實質需要是買利益,乙就給他一種能得到利益的實際保證。正像買牛人一樣,我們的顧客想購買的是一種價值,一種期待的利益,我們要爲顧客創造這種價值與期待的利益,並把這種價值告訴顧客。
藍海戰略教導業務人員創值價值的思維模式。
 
 
價值創造與藍海策略
企業生存機制乃是透過價值創造的流程,以達成企業存在的使命,進而持續發展才得以長青。因此,企業的決策應不斷地檢視能否為股東,以及社會持續創造價值,才是最重要的思惟邏輯。 

台灣企業是否為股東創造價值?以1999到2004年為取樣期間,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為研究對象,將台灣資產總額前百大(A100)、營收總額前百大(R100)、獲利總額前百大(P100)與股東權益報酬率前百大(ROE100)四組樣本公司,分別計算各組成員之股東權益報酬率(ROE,Return on Equity)及其組均值,與整體上市櫃公司(ALL)對照進行探討,可得到以下有趣又深具管理意涵的發現。 

發現一:企業大未必佳 

企業大資產豐厚,過去必有創新的經營模式方能有今日規模,然而過去成功未必保證未來的成功。大企業條件雖佳,資源運用的效益性卻未必如此。以資產的前百大台灣企業,其股東權益報酬率甚至低於全體上市櫃公司的均值,表示台灣資產前百大企業對股東的價值創造能力低,更遑論與創值能力傑出股東報酬率前百大、獲利總額前百大企業相提並論。(見表一) 

至於台灣營收前百大企業雖然較整體上市、櫃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之均值為高,與股東報酬率前百大及獲利總額前百大的企業仍有一段差距。因為從價值創造觀點,不論就資產或營收而言,企業大其表現未必佳。 

發現二:創新是獲利的基石 

既然大企業表現未必佳,台灣高獲利公司的表現又如何?其共同點又是什麼呢?就股東權益報酬率而言,台灣高獲利企業與全體上市櫃公司對照有顯著差異。以獲利總額前百大的股東權益報酬率組均值,幾乎是全體上市、櫃公司組均值之兩倍;而股東權益報酬率前百大企業,甚至是全體上市櫃公司組,股東權益報酬率均值近乎五倍之多,表示即使在相同的環境變化下,許多企業仍有傑出的表現,而這些高獲利企業的共同點就是能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惟,持續創新。此論點可從毛利率指標的差異加以探討。 

進一步檢視獲利總額前百大企業,其毛利率與全體上市櫃公司相較並不特別突出(見頁108表二),然而兩倍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表現應可歸因於其傑出的資產管理能力,才能給龐大的股東權益足夠的報酬,而資產管理能力則常與不斷改善的創新有關。 

股東權益報酬率前百大企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毛利率顯著高於全體上市櫃公司(見頁108表二)很多,也高於獲利總額前百大組的均值。高毛利率表示企業不是在價格制訂上,就是在成本掌控上有極傑出的表現,而這兩項行為都與企業有價值的創新息息相關。 

要能生產獨特的產品或服務,歸因於其擁有特殊的資源與能力,例如具有專利權、掌握關鍵的技術或對客戶需求的瞭解;而要取得這樣的資源,必須要依靠企業能夠不斷的創新才得以發展。另一方面,第二種情況則是企業有更優異整合或運用資源的能力,例如更有效率的生產流程、因此可以有較低的生產成本,自然可以提高企業的毛利。 

    
以創新為中心的藍海策略 

1980年代以來廠商奉為圭臬的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競爭策略之主流思考,是以競爭為中心的「紅海策略」。
 
一般策略包括低成本、差異化,或專注經營於某一特殊市場區隔,透過低成本或差異化,來提高公司績效;在產業架構不能改變的假設前提下,對所有競爭者而言,這是一種零和遊戲。欲達到公司較佳的獲利,常常必須根據個別客戶的獨特需求做客製化,將市場進一步細分;這樣的策略模式,企業雖然維持了獲利,但市場並無法有效成長。 

歐洲管理學院金偉燦與莫柏尼教授所提出之「藍海策略」與紅海策略最大的差別,在於不僅公司營收可以成長,同時獲利也可以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是消費者得到最大的價值。其中的祕訣是透過進行有價值地差異化、有選擇地降低成本、與策略性的訂價模式創造有效的新需求。 

對亞太企業的啟示 

「藍海策略」對台灣或亞太企業有什麼樣的啟示呢?台灣企業通常追求的是成本的優勢,但因策略同質化與競爭加劇的結果,使得利潤逐漸降低,在過去利率不高,股東對報酬的要求較低的情況下,尚可生存。 

但在全球化的潮流下,產品若無法差異化,會落入所謂「紅海策略」的流血競爭,最終將使大家均無利可圖。 

對台灣的科技業者來說,應該好好思考的是其所研發的產品技術或功能,到底對顧客是否真正產生價值?如果沒有價值,對公司來說反而是一種成本。比方三星的手機,其製造成本與技術和台灣廠商應無大的差異,但卻能有其特殊的設計與訴求,例如專業人士所需的高階手機,以及女性消費者喜愛的粉餅機等,因而讓客戶願意付更高的價格去購買。由此可知,台灣廠商對產品設計應有的思考,不是要盲目地要囊括所有的功能,或追求成本最低,而是要從顧客的眼光(customer insight)來深入瞭解,區別什麼是客戶真正重視的因素,而什麼是客戶並不在意的。 

《藍海策略》在韓國已成為政府與大集團企業的指定書籍,固然國內有部分人士主張台灣應當學習韓國大企業,例如三星(SAMSUNG)與樂金(LG)的發展模式,但台灣企業多屬中小規模,韓國的經驗不見得能夠複製,也不必然適合台灣廠商。事實上我們應當效法的是韓國企業善用《藍海策略》的觀念,從顧客觀點著手,進一步掌握台灣自身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中尋求切入點,同時發展價值創造與成本降低的效益,相信台灣在全球化趨勢之產業價值鍊當中,將有機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為什麼要 研究藍海策略?
專訪《藍海策略》作者 莫伯尼  金偉燦
Q:藍海策略是否可以幫助30世代運用在個人生涯規畫與職場上? 
莫伯尼:
這對於台灣的年輕一代非常有幫助。你可以做的是畫一條個人價值曲線(參考《藍海策略》一書第45頁),與其他同事比較。如果你的曲線和你的同事是相同或相似的,這樣你是沒有理由脫穎而出、很快升遷的;如果你的曲線與競爭者是不同的,那麼你應該專注地做那些你可以做得非常好的事,而非做很多事,但都表現平凡。你應該像黃尾袋鼠公司一樣,專注發展其中的幾項即可。另外,思考什麼是你可以創造、提升的價值,以及消除、降低的部分(參考書中第51頁)。 

例如當你的老闆想到設計網頁時,腦子裡出現的就是你,這樣在老闆心中的分量就不相同了,你的職場生涯也得以晉升。那表示在眾人之中,你是有能力在那個領域做得很好並且被人重視。我認為當你認為自己真的很棒時,你就真的可以到達優秀的境界。舉例來說,我認識一個在西雅圖工作的學校祕書,她一直很想獲得晉升。我問她個人的價值曲線是什麼?她如果只會文書的工作,例如安排流程、收發電子郵件、準備教課的用具等,這些其他祕書也都做得很好,那麼她就跟任何一個祕書沒兩樣。後來她開始減少文書工作,並且學習使用所有網路相關事宜,例如網頁設計,並且利用漂亮的圖片做複雜的簡報。沒有多久,她就不再是秘書,而成為一個研究助理。因為她學習如何幫教授蒐集資料、設計網頁,開創了自己新的個人價值曲線。 

另一種方式,如果年輕人想要自己創業,就像在台灣研討會中一位非常年輕並且擁有二百五十家髮廊的老闆,想要讓他的事業更成功,我建議他參考六大途徑架構,應用在他的事業上,去檢視其事業是否符合其他競爭者不同的價值曲線。因此不論是希望在公司升遷,或是自行創業,藍海策略都可以幫助他們。 

金偉燦:
25到40歲的年輕一代,甚至是大部分的人,有很多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了解自己,有時是沒有正視自己並且思考這個問題。例如即使我知道朋友是高、矮,但那是很表象的層次,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部分,因此莫伯尼談到藍海策略介紹的六個途徑架構,可以讓你開始探索自己過去不了解的部分,若有潛在威脅應該去注重,有些弱點則應該忽略。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你必須非常用心,並且應用工具,這可以給予你探索自己的機會、了解自己真正的強項,在進一步做職涯規畫時,你會發掘更多的價值。

Q:哪些是影響藍海策略成功與否的重要人格特質? 
莫伯尼:
我認為是謙虛、努力工作與行動力,以及讓自己生活與工作上更精進的渴望。此外,就是能夠接受以新的角度看事物的方式,並改變現有模式的意願。最後你必須有個信念就是如果你持續一直做,你就可以達到目標。 

金偉燦:
另一層面就是書中所提到的3E,參與(engagement),解釋(explanation),期望透明化(clarity of expectation)。當不同部門的人成為一個工作小組時,3E可以激發人們執行與分享他們的意見,也成為彼此的合作原則。

Q:你們會建議台灣的年輕人如何評估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 
莫伯尼:
我建議參考書上第149頁的「先驅者(pioneers)——移動者(migrators)——安定者(settlers)(PMS)」的圖表。如果我要評估一家公司的各項業務,如果所有的業務都是安定者,這家公司將不會有驚人發展,年輕人的發展空間也會受限,因為他們不會成長。如果一家公司有一些新奇的產品,像是蘋果電腦發明iPod,我就知道這家公司有成長的機會。所以要做的事情是,評估公司的業務有多少是屬於先驅者、多少是屬於安定者,與其他公司有何不同。如果擁有先驅業務的話,公司就會有良好的發展。如果我去一家只有一種業務的公司,例如一條航線、一家類似7-11的商店,我會看策略草圖,並且自問:「這家公司與其他競爭者有很大的不同嗎?」如果真的和競爭者有很大的差異,那這家公司將會有很大的成長潛力,當公司成長時,給予年輕人的機會也相對增加;如果這家公司就像其他的同業,那麼待在這家公司,現在的工作內容會和十年後相同的。

Q:你們是否有將藍海策略應用在自己身上呢? 
莫伯尼:
我認為最大的藍海策略是我們倆的組合,我們是個藍海的團隊。一開始組成團隊至今廿一年,我們愈來愈尊敬彼此。一個是亞洲人,一個是歐洲人;一個是男性、一個是女性。許多學者的結合是因為彼此有共同喜歡的論點,但我們是對如何過生活有共同的觀點,在個人方向上,都想要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典範,希望能夠對這個社會所有貢獻。有時金教授是老師,我是學生;有時他是學生,我成為老師,這是個很好的團隊。(編按:金先生原本為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商學院的教授,莫伯尼小姐在這個學校修他的課,因而結識,成為專業搭檔。) 

金偉燦:
我們在合作中經常練習公平程序的3E原則,參與、解釋、期望透明化。當我用某種方式做事時,莫伯尼教授或許不認同,就會建議不如用另一種方式。不論我們做什麼都會彼此參與。我們想要做的不只是寫本書,現今社會上已經有許多書,我們是理論家,想要藉由理論使世界變得有所不同。例如應用藍海策略在個人生涯規畫上、政府領導、企業甚至是個人晉升上。

Q:影響兩人最深的管理大師是誰? 
莫伯尼:
我認為不是管理大師,而是探討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科學哲學領域的哲學家湯瑪士‧孔恩(Thomas Kuhn),他對我們在哲學思考上有深厚的影響與啟發。當你困在原有的典範中時,你不可能敞開心懷接受另個新典範,因此有許多人就會陷在紅海中。就像星巴克在成為咖啡產業的藍海之前,大家無法想像那個產業會興起,因為他們不向外看。孔恩認為要去看外界模式,你就有潛力去看到未來發展契機。我們在寫這本書時,就引用他這種概念。 

金偉燦:
在寫這本書,給我們最大啟發、讓我們最喜歡的書就是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你可以用更延展的方式去看事情。例如有一群人在看一座廟時,有人看到它的顏色、有人看到它的外形、有人看到高度,每個人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角度與價值系統都不同,也由於如此,每個人看事物都會用特定的方式。這可以解釋如果你使用紅海策略,你看待每件事都會以紅海的方式,因為那是你的觀點。那麼我們如何有觀點,但仍可以看到除了紅海之外的更多事物呢? 

當我們使用藍海策略時,就是想試著改變原有的觀點,並提供方法論的過程。當你讀了這本書且欣賞其概念,之後再來看政府、企業以及個人職涯規畫時,你就會用不同的方式,發現一些你以前從未發覺的事情,這是我們藍海策略中最基本想要傳遞的觀念。我們與孔恩想要談的哲學概念是有關連並且是相呼應、有共同性的。 

莫伯尼:
舉例而言,就像我將手掌舉起,從某一角度看它只是薄薄的一條線,非常地狹窄;但藍海策略卻是請你轉換到另一個角度來看,原本一條線卻變成一整個寬廣的手掌。這兩者是同樣的物體與真實狀況,只要你轉換觀點,就可以看到不同景象。 

金偉燦:
就像是一首歌,它是首悲傷的歌或是喜樂的歌,會依據不同人的心境,而有所不同,這就是不同觀點使事件變得不同的例子。就像在同樣的紅海當中,有人看到機會、有人看到危險;有人看到紅海、卻有人看到藍海。所以我希望利用理論、方法論、過程,可以讓你們有機會看到藍海,而非紅海的競爭策略。而這種不同的典範將成為一種思考觀點,當你不斷研讀、不斷了解,你將會看到潛藏機會的藍海,而成為一個更成功的人。
 
以上文章來自於網路間的文章蒐集而轉錄過來的,如果有侵權的地方,煩請留言告訴我,我會立即處理該篇文章,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arrow
arrow

    呼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